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

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包含中文、外文、簡體、雜誌、MOOK、CD/DVD,史上最強,6萬種參展商品3折起!滿999再現折100元!)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暢銷書】臺灣工業史[Tai Wan Gong Ye Shi]*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類*

臺灣工業史[Tai Wan Gong Ye Shi]~推薦!

作者:高淑媛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6/10/1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571184739
叢書系列:臺灣史研究叢書
規格:平裝/29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其他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文史哲類>歷史>台灣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臺灣工業史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高淑媛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

  教師著作
  A. 期刊論文
  高淑媛,"清代臺灣漢人商品生產與原住民工藝技術關係初探--以蓆與布為例",; 歷史臺灣, pp : 35- 70(期刊論文 2014)      
  高淑媛,"日本植民初期niokeru台灣人no資本主義体驗",; 經濟史研究, pp : 109- 130(期刊論文 2011        高淑媛,"戰後初期技術累積與臺灣工業化",; 臺灣史學雜誌, pp : 92- 118(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12 2011      
  高淑媛*,"臺灣興業株式會社—自宜蘭開端之台灣近代製紙業(1918-1945)",; 「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10 2008)      
  高淑媛*,"日治後期臺灣產業政策的轉換—米穀管理政策的重要意義",; 臺灣文獻vol : 59, no : 4(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12 2008)      
  陳慈玉*;高淑媛,"經濟統制政策與農民—以鳳梨罐頭業原料為中心之檢討(1935-1937)",; 地方菁英與台灣農民運動, pp : 299- 334(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03 2008)      
  高淑媛*,"政策與產業--以宜蘭製酒公司在日本統治期之發展為例",; 宜蘭文獻vol : 77/78合刊, no : , pp : 94- 123(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12 2007)      
  高淑媛*,"台灣戰時生產擴充政策之實施成效—以工業為中心之分析",; 成大歷史學報vol : 29, no : , pp : 165- 214(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06 2005)      
  高淑媛*,"日治前期臺灣總督府之企業管理政策(1895-1923)",; 臺灣史研究vol : 12, no : 1, pp : 43- 71(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06 2005)    
  高淑媛*,"戰時生產擴充政策之成立",; 臺北文獻vol : 149, no : , pp : 103- 133(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09 2004)      
  高淑媛*,񓞘年禁止台民使用公司制度之政策分析",; 台灣風物vol : 52, no : 4, pp : 147- 201(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12 2002)

  B. 研討會論文
  高淑媛*,"〈臺灣興業株式會社—自宜蘭開端之台灣近代製紙業(1918-1945)〉",《產業發展與變遷—「宜蘭研究」第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 2010)      
  高淑媛*,"財政需求與產業發展—以日治前期酒精工業為例",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 11 2008)      
  高淑媛*,"戰時經濟體制下臺灣糖業與無水酒精業之發展",「產業發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06 2007)      
  高淑媛*,"日本統治臺灣初期之米價騰貴問題",第四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12 2006)      
  高淑媛*,"國家政策與地方產業—以日治前期台南地區釀酒業為例之分析(1895-1922)",第一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10 2005)      
  高淑媛*,"日治時期東台灣工業結構和政府政策",國家與東臺灣區域發展史研討會;(12 2001)

  C. 專書
  高淑媛,"臺灣近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0):技術與經驗的社會累積",臺灣化學工程學會
  高淑媛,"成功的基礎—成大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時期",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高淑媛,"頭冷胸寬腳敏—成大早期畢業生與臺灣工業化",國立成功大學
  高淑媛*,"經濟政策與產業發展—以日治時期臺灣鳳梨罐頭業為例"

  D. Other publications
  高淑媛*,"〈地方產業走向近代之路—以日治時期番社庄陳氏兄弟為例〉,戴文鋒主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Ⅱ》",臺南:臺南縣政府》
  高淑媛*,"台灣近代產業的建立—日治時期台灣工業與政策分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臺灣工業史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臺灣社會的實際內涵只包括漢人社會。臺灣的原住民社會的生產活動有自己的歷史脈絡與價值觀,也是作者深感興趣的。其次是工業的定義。工業的內涵通常包括製造業及油電礦等能源、原物料,也稱為工礦業。臺灣的油與電由國家經營,具有獨占性質,而礦業則是開採大自然蘊藏的資源做為原物料,兩者的性質與民營製造業有所差異,因而本文沿用日治時代以來大家習用的工業之稱呼,實質上則採用工業的狹義定義,以製造業為討論之核心。基本上,本書是以臺灣漢人社會長期歷史變遷為主軸,檢討社會經濟活動裡的工業圖像之變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臺灣工業史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大綱

導論
一、回顧傳統加工生產的重要性
二、工業化轉型期的重要課題
三、本書之構成

第一章 十七世紀臺灣社會的木工技術
一、蔗糖貿易與包裝
二、漢人農民製造糖桶與糖箱
三、木工技術與交通工具
四、木竹製家具與生產工具
五、臺灣木工技術之特性與重要性

第二章   臺灣傳統線香業及其技術的演變
一、前言
二、康熙年間設立的臺南曾振明香舖
三、乾隆中葉鹿港施錦玉的設立與發展
四、技術養成與原料變化
五、小結

第三章 清代臺灣商品生產與原住民工藝技術
一、大甲蓆的技術改良與傳播
二、苑裡之編蓆技術改良
三、宜蘭番布、臺南番錦與番布
四、小結

第四章 臺灣傳統社會之婦女加工生產活動
一、康熙末年臺南婦女開始織布
二、清代中期紡織業的點狀拓展
三、傳統婦女多樣化加工生產
四、近現代婦女工業參與之源流

第五章 臺灣傳統社會加工生產活動特色
一、臺灣傳統加工生產圖像
二、肯定一技之長的社會
三、善用當地資源之智慧巧思

第六章 近代初期臺灣社會之資本主義化歷程與特色
一、產業政策鼓勵機械化
二、臺灣社會與機械化生產
三、近代公司制度的運作具體例
四、國家、市場及社會

第七章 日治時期的技術研究與軍需工業化
一、製糖業副產品之利用研究
二、專賣局與芳油產業研究
三、1930年代軍需工業化的兩種技術源流
四、日本資本轉變為國家資本

第八章   戰時臺灣社會的工業參與
一、總督府振興民需工業政策
二、臺灣社會參與的具體例
三、戰時臺灣社會參與工業生產的圖像
四、結論

第九章 臺灣戰後混亂期民營工業之發展歷程
一、1945-1952年臺灣工業的變遷
二、日產之移轉民營
三、戰後新設工廠的現代性
四、政府政策扶植產業
五、臺灣中小企業在1952年已奠基

第十章 現代工業生產過剩與出口導向政策
一、出口導向的政策改革
二、機械與原料自給降低成本
三、自主技術與出口競爭力
四、自主技術與品牌
五、出口競爭力的社會因素

第十一章 臺灣現代民營重化工業之發展歷程
一、重化工業在現代臺灣工業的地位
二、國家政策與民營重化工業
三、國際分工體制的影響
四、國際化與自創品牌
五、臺灣現代民營重化工業的特色

終章
一、十七世紀臺灣奠立加工基礎的重要性
二、社會自主因應資本主義、工業化
三、工業化社會與國際市場
四、未來的挑戰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臺灣工業史


ISBN:9789571184739
叢書系列:臺灣史研究叢書
規格:平裝/29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其他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文史哲類>歷史>台灣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臺灣工業史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章    十七世紀臺灣社會的木工技術

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臺灣對臺灣加工生產影響很大。荷蘭以商業立國,積極到各地尋找商業據點與商業機會,17世紀在臺灣建立米、糖經濟的發展模式,明鄭時期繼承之,清代有糖、米、茶及樟腦出口,直到1960年代臺灣經濟的發展基本上以農商連體經濟體系為主軸,延續三百餘年。 17世紀以來,農業與貿易結合為一體的農商連體經濟體系,是臺灣經濟的一大特色。

農商連體經濟體系不僅由農業與商業組成,就如甘蔗農業需要加工技術製成糖,成為商品,農業與商業之間還有加工業的支持。製糖業、燒磚業及在打狗的製鹽業、藍靛業等等很早就被注意, 磚窯業、石灰業、釀造業、包裝業及製蓆業等等也陸陸續續在臺灣建立。 這些加工產業形成農商連體經濟的商品生產基礎,從長時段歷史變遷角度來看,荷蘭時代的工商色彩對臺灣的加工生產活動有何影響?尚未被討論。荷蘭時代重要文獻《熱蘭遮城日誌》中記錄許多與木工相關事項,本章乃選擇以木工技術為線索,討論17世紀臺灣社會的加工生產如何形成,以及其影響。

一、蔗糖貿易與包裝
1624年荷蘭人來到大員時主要目標是建立據點從事中國、日本及東南亞、波斯到歐洲的轉口貿易。貿易需要商品,17世紀國際上流通的四大貿易商品是砂糖、棉布、生絲以及茶。 砂糖、棉布、生絲以及茶的原料都具有農業性質,臺南一帶平原寬廣、土地肥沃,溫度與陽光皆適合植物成長,擁有相當吸引人的農業條件,因而荷蘭人也花心思關注農業生產。1633年荷蘭人開始獎勵種植稻米、甘蔗,接著陸陸續續獎勵種植更多可以加工為商品的農產品。南部的平原缺少水利灌溉之便,稻是旱稻,收穫量不大,小麥、大麥、豆類、棉花、苧麻、煙草、大菁、油菜種子、薑黃等也有少量生產;栽培的各種作物中成績最好的是甘蔗。 荷蘭人也曾試著在臺灣養蠶,1646年種植桑樹,並從中國找來專家,那些專家把第一批蠶引進福爾摩沙(臺灣南部), 但並沒有看到明顯成果。總之,荷蘭人在臺灣栽培甘蔗、棉花、種桑養蠶是為了取得國際貿易商品,具有農業商品經濟性質。

ISBN:9789571184739
叢書系列:臺灣史研究叢書
規格:平裝/29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其他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文史哲類>歷史>台灣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臺灣工業史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05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繼承者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3 臺灣歷史圖說(三版) 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