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故事:演化(Story of Life : Evolution)~推薦!
作者:凱蒂‧史考特 ISBN:9789573277538 |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
繪者簡介
凱蒂.史考特(Katie Scott)
知名插畫藝術家,於英國布萊頓大學學習插畫,深受日本醫學繪畫和德國生物學家、醫師暨藝術家海克爾(Ernst Haeckel, 1834~1919)的影響。
史考特前作《動物博物館》(Animalium)廣受讀者喜愛,並獲選為英國《週日泰晤士報》2014年度好書。史考特亦曾與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紐約時報》、環球唱片合作。現居倫敦。
譯者簡介
王心瑩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畢。夜行性鴟鴞科動物,出沒於黑暗的電影院與山林田野間。偏食富含科學知識與文化厚度的書本。譯作數十部。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
超 絕 美∣最美麗的知識圖文書,涵育科學及美學雙素養;最好讀的生命演化史,開啟微觀與宏觀全視界!
最 細 膩∣知名藝術家絕美擬真圖繪,微觀生物紋理與重要特徵。
大 驚 奇∣200公分巨幅拉頁,圖文並茂,提升學習效果;附裁切線,便於裱褙典藏。
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生命從初始的單細胞生物緩慢而持續演化為多細胞生物。從海洋到陸地,從陸地到天空,億萬種生物合奏出繁花似錦的生之樂章。
本書由知名藝術家繪圖,概述浩瀚壯闊的地球生命演化史。從微小細菌到龐大猛瑪象,從原始蕨類到高等蘭花,詳盡羅列82種演化史上的代表性生物,展現生命豐美的多樣性,演繹令人驚嘆的生命故事!
跨界名家熱烈推薦!
川貝母 插畫家
宋珮 中央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講師
李貞慧(水瓶面面) 兒童文學工作者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林家蔚 生態藝術家
邵廣昭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長
張東君 青蛙巫婆‧科普作家
被貓撿到的幸福 知名部落客
陳濟民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
程延年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古生物學資深研究員
黃一 生態藝術家、環境教育工作者
黃哲斌 媒體人
葉懿瑩 插畫家
劉軒 知名作家
鄭國威 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蘇明進(老ㄙㄨ老師) 《希望教室》作者.國小教師
(按姓名筆畫排列)
《生命的故事:演化》這本書十分適合應用在課堂教學。書中細膩典雅的插畫和巨幅拉頁巧妙的呈現「演化史」的豐富內涵,且能引起高度學習興趣,讓孩子以本書為起點,繼續深入探索相關主題。--英國親子教育網站「Parents in Touch」
這本精美的圖文書巧妙呈現那些「教科書上沒提過、科學家卻覺得很重要」的生物。藉由別致的畫風,讓讀者更加了解:在人類演化出來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顏聖紘(本書審訂者 /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一位大女孩用巧手彩繪出我們這顆藍色星球數十億年以來奇妙無比的生命形象,讓小女孩和小男孩睜大眼睛,既好奇又充滿想像力的遊走在這本五彩繽紛、展開拉頁的大書。《生命的故事:演化》跳脫傳統說教式的灌輸,在賞心悅目的圖像中,大小讀者心中烙印了生命故事最核心的概念︰演化。
芸芸眾生,你我都是多樣性生命的一個小小成員。作為博物館的老兵,同時也是探究億萬年生命演化史的小兵,我樂意推薦這本大書給每一個孩子!
--程延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古生物學資深研究員)
閱讀本書好像進入了時光隧道,讓讀者在短時間裡一窺數十億年來地球的生命演化歷程。書中挑了82種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只用了16頁、大約七千字的篇幅,就能夠把生硬枯燥、難懂難記的生物演化史變得那麼有趣,而且易讀易懂,令人激賞!作者把不同地質年代的氣候和環境與物種出現的關聯性,從生態系的角度來闡明,更是難得可貴。
極力推薦《生命的故事:演化》,特別是有兒童和青少年的家庭可以閤家共賞這本好書!
--邵廣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系統分類及生物多樣資訊中心執行長)
什麼是演化?早在西元前三百年,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與中國的莊子分別提出他們對自然史的詮釋,將世間萬物比喻為富有變化的序列;兩千年後,英國的達爾文提出以天擇說為主軸的演化理論,揭示大自然背後的機制,從此連一花一草都有了存在的意義。
《生命的故事:演化》有如紙上的自然史博物館,以精緻畫風完整呈現古生代至新生代中各類指標物種,不僅展示亙古至今的生物多樣性,更透露出人類詮釋地球生命史的情感。讀者獲得的不只是知識,更是世代對於自然演化的感動與共鳴。
--陳濟民(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
隨著《侏羅紀》系列電影熱賣,也在全球掀起恐龍熱潮。但除了那幾隻明星恐龍之外,有多少人知曉這些古生物的祕密?
四十六億年漫長的演化史,如果只有文字描述,恐怕既枯燥生硬又艱澀難懂,繪者凱蒂.史考特在科學基礎上從美學的角度出發,透過其復古且特殊的畫風,將這部漫長的生命史詩呈現在讀者眼前,讓我們可以從藝術的方式窺探自然史的奧妙。
閱讀這本書讓讀者暫時拋開文字的束縛,輕輕鬆鬆的「欣賞」演化的故事,
也可以思考生命從一個微小細胞演變成生命萬物的歷程。
這是一本兼具科學、藝術設計與自然觀察哲思的圖文巨著!
--黃一 (生態藝術家、環境教育工作者)
《生命的故事:演化》不只是一本知識性讀物,更是一本充滿視覺刺激與想像的藝術繪本。凱蒂‧史考特的圖畫作品典雅細緻,有種跨越時代的空靈感,閱讀的同時,讓人心情寧靜而又充滿力量。植物、海洋生物、鳥類、恐龍、哺乳類……窺探書中由古至今的演化發展,不禁驚嘆上天創造萬物之神奇美妙。此外,我更喜歡那超長的拉頁設計,如此呈現演化過程實在壯觀,於是心中已默默打算,要將這美麗的拉頁張貼在工作室牆面上。--葉懿瑩(插畫家)
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科普繪本,有著長達兩百公分的拉頁設計,拉頁的正面精緻細膩的描繪八十二個地球生命演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古生物,拉頁的背面則為詳細的文字補充說明。
老實說,文科出身的我,平日較少與孩子共讀科普書籍,但這本繪本細緻的插畫非常吸引我們親子,帶動了我們進一步閱讀的興趣與動機。讀得越深入,越是激發出我們探究的好奇心,這本書帶領我們一家人展開一場認識生命奧妙、認識生物演化之旅,大人和小孩一同長知識的過程,真美好!
--李貞慧(水瓶面面,兒童文學工作者)
平時大家隨便把「演化」掛在嘴邊,但是不一定知道那確實代表什麼意思。即使看過書,也許仍舊似懂非懂。但是,這本超級精美的書,卻以長~長~的拉頁,讓我們透過圖畫,就滿明確的知道從前寒武紀到第四季為止的生命故事。
其實就算不背下、記不住哪種生物是從哪個時候開始出現也無所謂。光是看圖、欣賞生物之美,也就夠了。有些時候,不需要懂門道,光是看熱鬧就很值得。《生命的故事:演化》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張東君(青蛙巫婆、科普作家)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
前寒武紀(37億5千萬年前~5億4100萬年前)
寒武紀 (5億4100萬年前~4億8500萬年前)
奧陶紀&志留紀 (4億8500萬年前~4億1900萬年前)
泥盆紀&石炭紀(4億1900萬年前~2億9900萬年前)
二疊紀&三疊紀 (2億9900萬年前~2億100萬年前)
侏儸紀&白堊紀(2億100萬年前~6600萬年前)
古第三紀(6600萬年前~2300萬年前)
新第三紀&第四紀(2300萬年前~1萬1700年前)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
【如何使用這本書】
你可以一頁頁翻讀這本書,也可以把巨幅拉頁整個打開,生命的故事就在你面前浩蕩鋪展。書中的繪圖刻意未依照正確比例繪製,這是為了凸顯生物表面各種富有演化意義的重要特徵。從左而右,由古至今,以編號標記各物種出現的次序,從數十億年前的初始生命,直到一萬年前的大型動物群。
你可以翻到插圖頁背面,展讀生命演化過程的說明。從左而右,由古至今,從代表所有生命共同祖先的簡單細胞,直到最接近我們的物種--巧人。
導讀
除了侏儸紀世界以外,還有很多很棒的古生物!
◎ 顏聖紘(本書審訂者 /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當你想到「古生物」三個字,腦袋中會浮現哪些生物?恐龍?三葉蟲?始祖鳥?長毛象?還有呢?你可能聽過生命起源有好幾個假說,但你是否想過:單細胞生物是如何演變成複雜生物呢?
地球形成至今有四十六億年,目前已知的最早單細胞生物化石年代也有三十五億年,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教科書很少提到過去幾十億年來,曾在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精采生物,而一般媒體也只熱中於電影裡的幾個角色?重點是,只談動物不談植物,更別說細菌、古菌、真菌、古蟲、色囊藻、變形蟲、有孔蟲之類的生物了。
如果有一本精美的圖文書,可以呈現那些教科書上沒提過、科學家卻覺得很重要的生物,而且內容也不太難,不是很好嗎?
繪製這本書的藝術家凱蒂‧史考特(Katie Scott)現居倫敦,她的畫風抽象並具有高度想像力,但是一遇上生物繪畫時,就會回歸到生物繪畫的最高準則,也就是對形態與結構的精確要求。因此無論是在《生命的故事:演化》或她的前作《Animalium》,她都採用一種既忠實反映生物形態,卻又刻意的不那麼精確的畫風。那種畫風有點類似大航海時代因為水手與吟遊詩人的訛傳而產生的生物影像,但又還不像十九世紀以後出現的,形神兼備的生物精細素描,所以看起來像是科學畫作,卻又有些童趣。
史考特曾在訪談中提到,對她影響最深的三位藝術家分別為: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 1834-1919)、康尼留斯‧德瓦特(Cornelius DeWitt, 1905-1995)與艾柏提斯‧斯柏 (Albertus Seba, 1665-1736)。這三位都是大有來頭之人。
恩斯特‧海克爾不只是藝術家,也是生物學家、哲學家及物理學家。他同時也是達爾文的擁護者,提出了人種起源與胚胎學的假說。海克爾的科學理論或許現在已經不被認為是正確的,但是他在一八九九至一九○四年間所完成的生物繪畫巨著《自然界的藝術形態》,其中包含了一百個各類生物插畫,對生物藝術有深遠影響。凱蒂‧史考特在《生命的故事:演化》所嘗試的頁面編排方式,很顯然就是受到海克爾的啟發。
康尼留斯‧德瓦特是曾經活躍在紐約與德國的地理與人體繪畫藝術家;艾柏提斯‧斯柏則是一位荷蘭藥劑師、動物學家與收藏家。一七三四年,他發表了《大自然豐富瑰寶的精確描述》(Thesaurus, Locupletissimi retum naturalium thesauri accurata descriptio),這是一部包含了四百四十六幅插畫的著作,描繪了當時西歐科學界認為最重要、最有趣的生物類群。
在《生命的故事:演化》中,我們得以窺見這三位重要生物藝術家的理念與畫風的蛛絲馬跡。
從十八世紀到現在,科學已經有大幅的演進,我們知道了更多的化石,重建了更多古生物的形象,也解開了更多演化的謎題。這本書其實稱不上是科學知識性很高的書,而是一部生物演化簡史繪本。藉由這種別致的畫風,或許除了恐龍、長毛象、三葉蟲和始祖鳥以外,讀者能更加了解:在人類演化出來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除了覺得古生物很酷以外,也能多知道一些科學議題,例如:「為什麼有一段時間的哺乳類體型都超大」?或是「人類為什麼如此孤獨,只剩下一種」?
ISBN:9789573277538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精裝/16頁/25x31.5x1.52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圖畫書>生命教育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科普/百科>動植物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
什麼是演化?
演化是一種科學理論,探討生命如何漸漸改變和在經歷過一段時間之後發展形成新的物種。這個過程是由「天擇」所驅動,也就是最適合在其天然環境中生存的生物,將性狀透過遺傳給下一代。最早提出演化由天擇驅動的學者是達爾文和華萊士,他們主張,演化不但把地球的所有生命都串連起來、回溯到單一的共同祖先,而且直到今天依然持續進行……
前寒武紀(46億年前地球形成之時~5億4100萬年前)
這是地球的第一個時期。前寒武紀的數十億年期間,地球漸漸成形、冷卻。火山噴發出氣體,火山熔岩漸漸形成岩石,大氣中的水蒸氣也凝結成海洋。一般認為,最初的生命便出現在這些富含礦物質的水中,形態就像從海洋地殼的氣孔噴出來的簡單化學物質,它們彼此產生化學反應,形成更多複雜的化合物。其中有些分子又組合在一起,發展出自我複製的能力,運用的是RNA和蛋白質這類複雜的化學物質,它們便是生命的基本構件。下一步則是用一層薄膜來保護這些化學物質,也就形成最初的簡單細胞。
後來這些簡單細胞演化成細菌,有一些被稱為藍綠菌(Cyanobacteria)的生物是單細胞,並利用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從而逐漸改變地球的大氣層,也為呼吸氧氣的新興生命形態鋪路。
稱為疊層石的岩狀構造,便是一層層的藍綠菌之間夾雜了泥土和沙子之類的沉積物而形成。
這些初期的生命漸漸發展出越來越複雜的形式。有一個實證出現在澳洲的埃迪卡拉山,在這個地方科學家第一次看到前寒武紀海洋中相當繁榮的多細胞動物,例如史皮吉納蟲(Spriggina)和繩蟲(Funisia)。這類動物看起來多半是葉片狀,又有點像蟲,而且身體很柔軟。
寒武紀(5億4千1百萬年前~4億8千5百萬年前)
寒武紀見證了地球生命多樣性的一場大爆發,以及許多主要動物類群的誕生,有些類群直到今天依然活躍。牠們大部分生活在水中,而且很多都住在淺海地帶,例如軟體動物、蠕蟲樣的動物和海綿。
究竟是什麼因素點燃了寒武紀驚人的新生命大爆發,目前並不清楚。也許因為大氣層的氧氣含量增加了,或者與變暖的氣候有關。這些新誕生的許多生物都是身體堅硬的節肢動物,也就是昆蟲、蜘蛛和甲殼類的祖先。牠們的堅硬身體不但可防禦其他生物的攻擊、以免被當作食物吃掉,也可作為身體骨架而長成較大的體型。
ISBN:9789573277538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精裝/16頁/25x31.5x1.52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圖畫書>生命教育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科普/百科>動植物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0703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