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BAD STUFF IN YOUR FOOD AND OTHER PRESSING MATTERS: Cultural Practices in Institutionalized Epistemic Authorities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社會科學類*

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BAD STUFF IN YOUR FOOD AND OTHER PRESSING MATTERS: Cultural Practices in Institutionalized Epistemic Authorities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推薦!

作者:陳信行
出版社: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出版日期:2016/02/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9086035
叢書系列:臺灣社會研究叢刊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陳信行


  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科學與技術研究(STS)博士,大學畢業於成大造船系,現任教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1980年代起曾參加各種社會運動,教學寫作涵蓋STS、勞工研究、文化行動等課題,目前為RCA職災勞工顧問團成員。

  dkchen10@gmail.com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現代社會中,人如何面對工業製程和產品中的「不潔之物」,尤其是不斷推陳出新的化學品?食品安全醜聞、環境污染爭議、職業災害,實為「三合一」議題。科學與司法是處理此「三合一議題」的兩大「體制化知識權威」,同時,「三合一議題」也是這兩個體制的交會點。

  台灣首宗大型職災訴訟:前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勞工集體職災案,纏訟十餘年後,終於在2015年4月一審判決勞工勝訴。在審判過程中,許多科學專家出庭作證,史無前例地攤出他們的研究給法官與眾人仔細「看」。

  現代司法體制乃至整個國家機器內,往往只有科學專家被承認可以「看見」一般人看不見的東西,例如化學品與疾病間的因果關係。熟悉科學理論、會操作實驗室儀器的科學家可以是「專家證人」、「鑑定人」,可以提供「意見證詞」,評論他本人並未親眼看到的事。相反地,「一般證人」,則只被允許提供自己的眼耳感官所「親見親聞」的經驗資料。

  「看」的問題不僅對科學與司法重要,整個現代政治與國家機器從其歷史起源到每日的運作,都離不開視覺文化的語彙。本書作者從參與RCA抗爭與訴訟的動態過程梳理看法,以科技與社會研究(STS)等領域中關於司法、科學與現代國家形成的論述來檢視我們公共生活中的切身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 緒論
1.1「 看」的問題
1.2「 純淨」與「不潔」
1.3 三合一議題
1.4 STS 作為一種工具
1.5 章節介紹

第二章 普通法系與證據法則爭論:Daubert三部曲
2.1 Daubert 標準的背景
2.2 Daubert 標準形成的過程
2.2.1 Daubert
2.2.2 Joiner
2.2.3 Kumho
2.3 Daubert 標準的應用與影響
2.3.1 典型的 Daubert 判例
2.3.2 刑事跡證問題
2.4 科學之無涯與 Daubert 揭示的緊張關係
2.5 不切實際的科學觀有害社會

第三章 台灣的職業病判決如何使用證據法則:1990年代以來的經驗概況
3.1 經驗材料
3.2 進入訴訟前的職業病爭議
3.3 法官引用科學的模式
3.3.1 未必依循「體制化科學權威」階序模式
3.3.2 最常被引用的因果關係論述
3.4 重要案例
3.4.1 典型案例
3.4.2 未依靠體制化科學權威的判決
3.4.3 強勢司法的判決
3.5 成文法系面對科學不確定性
3.6 成文法系如何看待證據?

第四章 觀看司法機器(一):「純淨法則」和現代社會的文化理路
4.1 司法的「純淨」
4.1.1 普通法系:陪審團與「不受污染的公眾共識」
4.1.2 成文法系:「自由心證」與「不受脅迫的良心」
4.2 哪種制度比較能「反映真實」?
4.3 純淨法則必須放在文化體系內理解

第五章 觀看司法機器(二):戲劇 vs. 機械式的視覺文化
5.1 RCA案審判中的機械風格
5.2 挑戰「輝格史觀」的「實驗室民族誌」
5.3 波以耳與霍布斯之爭
5.4「 視覺文化」與科學/法律/政治
5.5 小結:避忌視覺性的司法傳統

第六章「 無共識的合作」:社會世界模型、表格、備註與其他
6.1「 科學人士」的特殊視覺
6.2 社會世界模型
6.3 化學品清單——龐大的「基礎設施」工程
6.4「 正面表列」、「負面表列」與檢驗問題

第七章 邊陲案例:心理壓力職災
7.1 精神疾病、職災與STS
7.2 改變台灣的兩個關鍵案例
7.1.1 燿華電子陳巧蓮
7.1.2 台塑六輕張倍逢
7.3 精神/心理痛苦為何難看出?

第八章 醒目的那一面:食品安全問題與媒體政治
8.1《 叢林》與20世紀美國的食品管制體制
8.2 因果關係難建立的食安問題
8.3《 叢林》的消失與重現
8.4 當專業黑箱遇到公眾目光
8.5 私有化、文書化:從ISO-9000、HACCP到GMP

第九章 結論
9.1「 壞東西」的生命週期
9.1.1 杜邦C8 案的啟示
9.2 結語

【後記】
【參考資料】
相關判決
附錄一:民國92年至103年勞保職業病給付人次:按成因別分
附錄二: 民國90年至101年1月歷年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受理案件鑑定結果統計表
【圖表目錄】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ISBN:9789869086035
叢書系列:臺灣社會研究叢刊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ISBN:9789869086035
叢書系列:臺灣社會研究叢刊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0925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活出意義來 科倫醫生吐真言: 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青貧浪潮與家庭崩壞,向下流動的社會來臨! 正念減壓,與癌共處 致我們的朋友:資本主義反抗宣言 鎮痛 把生命吃下去 情緒之書:156種情緒考古學,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歷史、演化與表現方式 讓改變成真:台灣社會創新關鍵報告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青貧浪潮與家庭崩壞,向下流動的社會來臨!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科倫醫生吐真言: 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 把他們關起來,然後呢? 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